于秀金


      于秀金,男,博士(后),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区域国别学)。主要社会兼职: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财经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商务英语专委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委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和结项鉴定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专家库专家、国内外多家SSCI/CSSCI语言学类期刊匿名审稿专家。曾受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资助赴英国剑桥大学交流访问。研究方向是理论语言学,涉及到语言类型学、汉外语言对比等,在Lingua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国语》、《现代外语》等SSCI/CSSCI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中国社会科学网、大众网转载和引用。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和教辅6部,参与撰写著作和译著5部。主持完成/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和校级各类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以主要参加者身份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项目8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

      曾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鉴定工作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科研标兵优秀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指导教师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本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山东赛区决赛优秀指导教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所指导的学术型硕士生多人考取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一、主要学术论文

      1. Word order as an interface between syntax and pragmatics: The case of identifying topics in mixed case-marking patterns in Mandarin Chinese. Lingua, 2019, 223(5): 2-28. (SSCI, 1/2)

      2. The argument structure of the bă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Decontextualized and contextualized perspectiv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021, 41(3): 344-375. (SSCI, 1/3)

      3. VO-OV Mixed Word Order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Effects. Language and Cognitive Science, 2018, 4(1): 1-38. (2/2,通讯)

      4. A Cross-linguistic Study of Colexification of the Color Term “White” & “Black”: A Lexical Typology Approach. Language and Cognitive Science, 2024(in press). (2/2,通讯)

      5. On VO-OV Word Order and Its Correlated Pairs of Grammatical Ele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1, 16(5): 173-195. (2/2)

      6.跨语言时--情态的范畴化、显赫性及扩张性——库藏类型学视角,《中国语文》,2017(6): 670-692. (CSSCI, 1/1)

      7.跨语言论元配置模式下字句的结构属性,《当代语言学》,2023(1): 75-100. (CSSCI, 1/2)

      8.汉语()现实范畴的显赫性与扩张性——跨语言原型范畴化视角,《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5): 680-692. (CSSCI, 1/1)

      9.英汉语中的现时相关性与时间距离性,《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 337-350. (CSSCI, 1/1)

      10.左右分枝结构配置的功能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 496-509. (CSSCI, 2/2)

      11.时态标记语言和个体量词标记语言的时空性类型,《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6): 828-840. (CSSCI, 2/2,通讯)

      12.跨语言()现实与时--情态的范畴关联及显赫性格局,《外国语》,2018(3): 9-22. (CSSCI, 1/1)

      13.俄汉时体的类型学蕴涵共性假设,《外国语》,2015(2): 25-39. (CSSCI, 1/2)

      14.基于S-R-E的时体统一逻辑模型的构建,《外国语》,2013(1): 32-44. (CSSCI, 1/1)

      15.类型学视角下汉语的混合格配置模式,《外国语》,2020(5): 30-45. (CSSCI, 1/2)

      16.从与OV-VO相关和不相关参项考察普通话的语序类型,《外国语》,2012(2): 22-29. (CSSCI, 2/2)

      17. 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白昼时段构词倾向性的认知研究,《外国语》,2024(3): 15-26. (CSSCI, 2/2,通讯)

      18.情态屈折语假设与二分时非兼容的跨语言视角,《现代外语》,2017(2): 157-167. (CSSCI, 1/2)

      19.蕴涵共性的假设论证与语法特异性解释,《现代外语》,2011(4): 347-355. (CSSCI, 1/2)

      20.组合映射模型与“V/+数量名结构的时体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4): 49-57. (CSSCI, 1/1)

      21. ERS时体理论与刚刚()/刚才的隐性时体表征,《语言研究》,2014(2): 17-23. (CSSCI, 1/1)

      22. ERS-体理论模型的局限性与阐释力,《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6): 102-113. (CSSCI, 1/1)

      23.英汉语的格标志配置与分裂及物/不及物——语言类型学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4): 23-34. (CSSCI, 1/3)

      24.英语的时范畴是二分时抑或三分时——跨语言显赫时的类型与扩张视角,《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1(3): 35-46. (CSSCI, 1/3)

      25.认知类型学:跨语言差异与共性的认知阐释,《外语教学》,2019(4): 13-19. (CSSCI, 1/2)

      26.英语with并列结构的句法语义解读,《外语教学》,2012(6): 35-39. (CSSCI, 1/2)

      27.语言类型学中现实/非现实的原型范畴化与显赫性,《外语研究》,2022(3): 30-36(CSSCI, 1/2)

      28.跨语言时-体制约的格角色分裂和格配置分裂,《语言学研究》,2022(32): 69-84(CSSCI集刊, 1/3)

      29.格标记和语义角色互动的类型学研究,《南开语言学刊》,2023(1): 140-151(CSSCI集刊, 2/2)

      30.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外语电化教学》,2008(5): 57-62. (CSSCI, 2/2)

      31.高校省级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外语电化教学》,2010(6): 58-63. (CSSCI, 3/3)

      32.模糊与非模糊CALL环境中人格类型与英语词汇记忆的相关性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9(7): 90-93. (CSSCI, 1/2)

      33.英语网络阅读、焦虑及模糊容忍度的相关性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9(8): 46-50. (CSSCI, 2/2)

      34.已然/未然范畴下时体助词的同形异质性,《汉语学习》,2017(3): 22-32. (CSSCI, 1/2)

      35.“/句法结构与的兼容性问题,《汉语学习》,2013(3): 3-14. (CSSCI, 2/2)

      36.普通话动词与了、过、着、在的组合与限制,《汉语学习》,2022(3): 11-24. (CSSCI, 2/2)

      37.汉语定量视点体的二维几何图解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4): 84-94. (CSSCI, 1/2)

      38.英汉时间定位状语与的语义-句法关联,《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2): 24-32. (CSSCI, 1/2)

      39.汉语格模式中的特殊论元结构和语义角色,《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3): 1-11(CSSCI, 2/2

      40.论元配置混合模式下汉语的主语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待刊). (CSSCI, 1/2)

      41.修饰语与核心词结构配置的类型学诠释,《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5): 13-19. (CSSCI, 2/2)

      42.英汉体强制与情状迁移的ERS时间语义阐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1): 5-10. (CSSCI, 1/1)

      43.跨语言时-体的编码类型与认知理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6): 40-59. (1/1)

      44.主要语序类型语言中关系小句的类型学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6): 24-43. (1/2

      45.论元配置模式及其分裂的类型学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待刊).

      46.跨语言体范畴的类型与认知动因,《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3): 19-29. (1/1)

      47.跨语言格范畴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山东外语教学》,2022(4): 34-43. (2/2)

      48.关于时体类型的思考,《中国语文法研究》(日本), 2015(6): 1-18. (2/2)

      49.类型学视角下汉语的格配置与语义角色连续统,《外国语言文学》,2019(5): 465-484. (2/2)

      50.语言类型学中的蕴含共性,《语言文字周报》,20174. (1/1)

      51.普通话形容词用的统一解释,《中国语言学报》,2016(17): 21-37. (2/2)

      52.信息结构脱离语境句法实现的动因探讨,《外国语言文学》,2006(4): 217-226. (1/1)

      53.中介语僵化现象对初级阶段英语教学的启示,《教学与管理》,2006(12): 89-90. (1/1)

      54.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介语僵化现象的应对策略,《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5): 53-58. (2/2)

      55.试论英汉信息结构在小句内的实现,《外国语言文学》,2005(4): 230-233. (1/1)

      56.英汉被动意义句法结构对比,《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5-8. (1/1)

      57.从逻辑语义学对英语歧义句句法语义解读的局限谈认知语用的解释力,《外国语言文学》,2003(4): 24-29. (1/1)

      二、主要专著/译著/教材

      1.《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时-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独著)

      2.《平衡语种样本视阈下时-体范畴的类型与共性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4. (独著)

      3.《语言研究的数学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参译和审校)

      4.《快速突破——高级英语核心词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主编)

      5.《大学英语交互阅读教程3-4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总主编首位)

      6.《大学英语交互阅读教程1-2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总主编第二)

      7.《校园英语口语百日通》,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主编第二)

      8.《时--情态类型》,陆丙甫、金立鑫主编,《语言类型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编著)

      9.部分语言类型学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类型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3. (待出版) (编著)

      三、主要科研获奖

      1.山东省第三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10 (1/1)

      2.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12 (1/1)

      3.山东省第二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9 (2/2)

      4.山东省第三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8.9 (1/1)

      5.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3.12 (1/1)

      6.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5.9 (1/1)

      四、主持或参与的主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平衡语种样本视阈下时-体范畴的类型与共性研究15BYY174),2015.6-2019.9,已结项。(主持)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外语言论元配置模式及其语法效应的类型研究21BYY050),2021.9-2025.9,在研中。(主持)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路沿线语言运动事件表达的区域类型学研究22BYY004),2022.9-2026.6,在研中。(第二)

      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06BYY0220509),2006.9-2012.8,已结项。(第二)

      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作格性连续统的跨语言研究17YJC740092),2017.6-2020.6,已结项。(第三)

      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违实标记的类型学研究21YJC740061),2021.3-2024.12,在研中。(第三)

      7.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基于泛在学习范式的大学英语一年集中突破、后续分向提高教学模式研究11CWZZ27),2011.9-2014.11,已结项。(主持)

      8.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英汉语序理据——语义、语用及语法化视角09CWXJ18),2009.9-2014.9,已结项。(第二)

      9.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构建EA201001),2009-2010,已结项。(第二)

      10.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B204603),2005-2009,已结项。(第二)

      11.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一年集中突破,后期分项提高教学模式改革研究2009414),2009-2011,已结项。(第二)




      下一条:丁兆国